广告新人,刚入行的前三年该怎么走?
最近加了不少刚毕业的小鲜肉,很多人跟我搭讪,我都没回话,挺不好意思的。因为在休年假,我的年假不是到处乱跑汲取灵感,也不是走亲访友拜见爹妈,更不是歌舞升平大吃二喝。 我的年假,几乎就是在发呆中度过的,是的,发呆。什么都不想,让脑子休息一下,水杯倒了3分钟内都反应不过来那种发呆。所以,别说你跟我说话了,就是同事,家里人跟我微信说话,我的回答只有“嗯哦啊哈”这几个,因为头很困啊,不能及时回话,所以,鞠躬抱歉啦。 很多盆友都在问同一个类型的问题:刚开始做广告应该学点儿什么?以及问的最多的:怎么写好文案? 这一篇就写一下《刚入行头三年该怎么走》仅供参考。如果三年后你成大人物了,能想起我来都是慰籍,如果三年后,你失败了,来打我啊... 入行前,先了解清楚: 广告这个行业是个什么德行 1、赚钱真不多 广告只是第三产业当中的一个边缘服务行业。为什么这么说?整个广告行业2014年收入2340.50亿,但是,你们不知道,光是一个腾讯,2014年收入789亿、阿里巴巴2014年收入525亿、百度2014年收入490亿,三家加起来超过1800亿! 咦?看起来三巨头并没有超过广告行业呢,但如果用一个文科生能理解的简单说法告诉大伙儿,广告行业年收入2340亿的意思是:这个行业去年一共就这么多钱在里面转啊转!而阿里巴巴平台去年的总交易量是1.172万亿!!意思是人家有1万亿在里面转啊转!上面那几百个亿,是人家装进兜里的钱! 再看下员工产生的人均产能(剩余价值):腾讯员工27000人(估测),人均产能达到287万元;阿里33239人,人均176万元; 百度31676人,人均155万元;广告老狗们想一想,你,一个人,一个月做的项目能给公司带来200多万的收入吗? 按照老大开宝马,你能开宝来,老大开捷达,你只能穿安踏的递减规律,我们来看下A股上市企业的平均薪水。 觉得不多是吧,别忘了这些企业还有大量低收入的生产线工人垫底,拉低了整体平均月薪,还记得工行平均3万的月薪吗? 所以,这个行业,不是为社会产生巨大经济价值的行业; 所以,这个行业,不是主流行业,只是服务行业当中的一座小岛; 所以,如果你的梦想是多赚钱,别选广告。 2、从业门槛低 鱼龙混杂,王八蛋和天才并存, 地狱天堂皆在一个屋檐下, 由于出身复杂,于是摩擦很多, 毕竟大家三观差距太大, 曾有人戏称, 一个20人的创意部的管理难度不亚于一家上市公司! 所以要宽容,或者有包容心,或者没心没肺,或者宇宙级忍耐力 如果你是小公举,玻璃心,自闭症,别选广告。 3、生活乐趣特别多,很会玩,永远不无聊 广告人由于职业属性, 对很多行业都有相当深入的了解。 对生活的品质要求也是水涨船高, 都有着庞大的讯息量和宽广的知识面, 广告人大部分都非常有趣,喜欢探索。 十分好奇,会吃会玩,总有新花样, 一个几百人公司的工位绝对没有重样的。 4、作息不规律,拼命是常有的事,不适合追求安逸的人 昨天,今天,明天,不会重样; 经常喝成吨的心灵鸡汤; 经常不睡觉或者睡很久; 工作生活区别不大; 单身狗遍地; 不是找不到,是看不上。 好啦,看到这里,如果你还没有放弃,还打算做广告的话,就,就继续看喽(这不废话吗) 负一年:也就是你大三升大四的时候,去围观 实习,尽早的实习,足够长时间的实习,去你想去的任何一家广告公司实习,千万别挑活儿,让做什么做什么,端茶倒水填报销订盒饭之类做什么都无所谓,反正你什么也做不好,这时候也不需要展现你在校憋了三年的激情和梦想,幻想自己能放个大招让老人们都惊讶鼓掌,所有的炫耀在正式员工眼里看来十分可笑并且幼稚。 那干嘛呢?简单来说,两件事: 一、听和看 听别人怎么开会,怎么提案,怎么跟别人交流,看别人怎么写东西,怎么回邮件,怎么执行项目,然后做笔记,记下来自己做不到或做不好的部分。 二、改毛 你会发现在学校没人管养成的毛,都会变成工作当中的忌讳,比如:懒散导致的工作不细致。不预先打招呼的请假。做做玩玩注意力不集中的毛。挑三拣四好高骛远的心态。 三、以一个正式员工的标准要求自己 不解释,你们这么聪明都秒懂的。 举个栗子: 我组曾经来了一个叫“自行车”的女孩子,文文弱弱,每天坐的笔直,看着电脑露出一脸惊恐的表情,好像电脑马上要爆炸了一样,交给她的任何工作时,都详细的记笔记,并反复确认,订过几十人的餐不出错,发活动奖品一丝不苟,我甚至让她试着写过一次奥美红坊的微信,居然还是个逗比风。拿得起放得下,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。呆到第五个月时已经能熟练的写一个完整的活动方案。虽然还没毕业,但我把offer给她都准备好了。 第一年:学习规律,了解行业,制定计划 好啦,菜鸟你好,恭喜你成为正式员工,开始要领工牌拿工资有固定工位了,坐在座位上,要干点什么类。你首先要抬头看看四周,低头看看邮件,上网翻翻百度,了解清楚几件事: 1、你所在职位要求是什么,再往上晋升要求什么 2、你所在的部门主要是做什么的,是怎样运作的 3、你所在的公司在这个行业是个什么水平 4、这个行业最出名的20个人是谁 5、这个行业近两年最成功的案例都有哪些 这五点只是概况,保证你行走江湖不会被人问住(砍死),然后开始工作,完成日常的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情,大概半年之后,你基本上了解清楚了公司的运作模式,知道什么职位重要,什么职位的前景如何,什么职业适合自己了,就可以开始订计划了。 什么样的计划呢?就是那种高瞻远瞩,需要花三年时间完成的计划,我当时给自己订的计划是:做全能型广告人,做到这个行业没有死角。后来就做了广告、公关、活动、digital、social。这个计划就是一个大目标,定好了就开始想我怎么做到? 记住,所有的大目标都可以拆解成具体到每一天的小目标。 推荐一本书给大家看 《国际4a广告公司基本操作流程》,前麦肯总经理朱海松写的 这是一本最最最基础的广告工具书,别指望它会给你讲情怀、讲伟大的案例什么的,但它真的就是一块夯实基础的砖。这本书不重要,但很必要! 第二年:频繁的跳槽,做更多的事,做不同的事 都说4a成长慢的原因是分工太细,你只能刷单项技能,但是按照木桶理论,单项技能的提高又源自其他短板的提高,所以尽量多做“份外的工作”,如果没机会,那就跳槽喽,一旦发现自己开始做某一类拉磨式的循环工作,赶快觉醒。 注意几点: 1、跳槽别在乎钱 反正你现在跳槽也加不了几个钱,还不如看看跟什么老大,公司做什么客户,自己有什么学习的机会。这时候是你学习能力和精力最旺盛的时候。 2、别让生活拖后腿 尽量不要花太多精力在节省开支上,类似为了省钱挤公车走更远的路、吃很便宜的食物、住很糟糕的房子、不舍得打扮自己,不舍得买书,不舍得买好一点的日用品之类。这些都是大忌,会不断消磨你的斗志和热情,让你进入“过日子”的状态,很多年轻人都是这个时候停下来的。所以我建议别省钱,哪怕还在问家里要钱都没关系。 3、构建自己的能力架构 这看起来是一句很空的话,但如果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游戏主角就很好理解了,智力、体力、魅力数值各是多少,技能栏里面有什么已经get到的,比如: 提案3级:能声情并茂的提过预算超百万的方案 写方案5级:能完整的写一套从策略到执行的全案 报价4级:拥有丰富的供应商资源,做过几十份预算表 化妆6级:熟悉10种以上化妆保养品,尝试过20种以上种化妆效果 还有包括:英语技能,开车技能,乐器技能等各种辅助技能 以此来判定自己缺什么,要补哪一块。 推荐一套书给二年级生打开味蕾:李欣频《十四堂人生创意课》。 一套是三本还是四本我忘记了,但是最精彩的是第一本和第二本,基本上是给有一定广告从业经验的,还心怀梦想的人看的书,教你怎么扩大知识面,如何规划自己的广告生涯,尤其是一些吸引力法则,格局观,另一个视角看已知事物等等,真的很棒。 第三年:当官或出名 三年了啊! 呆这么个破行业你还是被人管吗? 你居然没一个手下吗? 在公司里还不是小有名气吗? 还没一个拿得出手的案例吗? 还不是知乎豆瓣微博微信的大V或者小红人吗? 淘宝店还没有上钻吗? 如果以上都没有.... 关我屁事啊! 其实在第三年的时候,基本上原始积累完成了,你可以给自己挂一个很清晰的标签了,并且可以争取自己的薪水、职位等等等等。 巩固自己的优势 弥补自己的短板 开发自己未知的部分 尝试着进入某个领域做更深层次的研究 艺术书籍:《梵高传》看不下去,可以看《小顾聊绘画》。 心理学书籍:《大众心理学》看不下去,可以看老罗推荐的《引爆点》 其实,我想要推荐的是这本许舜英的《大量流出》。 一本已经预言了当今广告现状的书; 一本还在预言广告未来的书; 一本我看了大概50遍的书。 此书适合反复精读,我和许舜英吃饭的时候,曾讨论过书里面很多观点上我的理解。她一脸茫然的跟我说:对不起哦,我写的时候不是那个意思哦。 桑心... 好啦,这么长,写了一整天,好累的。 免费献给和我一样爱广告的你们。 拜拜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