急!莫扎特奏鸣曲K283详细的讲解!本人要考教师等级认证!不过我是钢琴专业的,对讲解这方面很困难!谢谢!
莫扎特G大调第五钢琴奏鸣曲《G大调奏鸣曲》,KV.283,创作于1774年。是莫扎特18岁时在家乡萨尔茨堡期间创作的5首家乡奏鸣曲之一。
KV.283,气质高洁,风格恬静、优美。每每聆听时,都会感叹他的喜剧天分。无需赘言,只需几个精致的倚音,几个小巧波音,生动的喜剧效果就跃然而现,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,亦发现他的音乐是如此之幽默。当然,莫扎特对喜剧因素的表达是多种多样的,各种装饰音的运用当属最佳的诠释手法,如在KV283第一乐章中,音区的急剧变化;力度的强烈对比;短小乐句的急口令似的运用;以及华彩乐句的急速行进等,无不体现出鲜明的喜剧性色彩。
283为作品编号。
K.和KV.表示的意思相同,都是克歇尔目录的标志,以此纪念为编辑莫扎特作品作出杰出贡献的克歇尔博士。K283是莫扎特两首很著名的钢琴奏鸣曲之一。(另一首为K545)
它们写于莫扎特人生的两个不同的时期,K283是他18岁写的5首萨尔斯堡奏鸣曲之一,而K545就是著名的简易奏鸣曲,虽然曲调天真纯美,却是他晚年(32岁)时为初学者写的。
《G大调钢琴奏鸣曲》,KV283,作于1774年,共3个乐章:
1.快板(140/min),G大调,奏鸣曲式。第一主题在经过一段过渡后(呈现部),第二主题以属调出现,经过反复后是发展部。再现部所再现的第一主题略加以变形,在后半部分的音型是以小调来加以反复的。有种高贵而悠扬的民族气息。
2. 行板(80/min),C大调,奏鸣曲式。第一主题之后,夹一段过渡性的乐句,然后第二主题接着结束呈示部,后面有再现部,这里也经过反复,然后以第一主题的音型所构成的两小节尾奏结束。简洁而富有歌唱性,比较忧柔,右手的旋律与左手相间,有种巴赫复调的韵味。
3.急板(160/min),G大调,奏鸣曲式。继第一主题的表达后,夹着一段由两手的交互动作所开始的过渡,然后第二主题部,相当长而且华丽的发展部含有插入句的意味。经过一小节休止后,再现部,然后再进入尾奏。具Haydn风格,特别是通过复叠的左手技巧,愉快而伴有一丝甜美的幽默来表现抒情和华丽。